分類:常見問題 發布時間:2025-04-10 23:25:04 瀏覽量:26
淺析電視機的發展史 【導讀】電視機的發展也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1925年,電視機的誕生,開始有了電視機的雛形,在1939年,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1897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布勞恩發明了一種帶熒光屏的陰極射線管,1906年德國制造的第一臺電子電視圖像接受機,二戰結束后,英法蘇德等國電視事業逐步恢復,2000年則出現了健康電視概念。電視機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晶體管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到如今的智能化。誠信不是口頭承諾,是良心交換。現在的電視機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但你了解電視機的發展史嗎?下面就為大家來具體的介紹一下吧! 電視機的發展史 1925年:電視機雛形 談論到電視機的誕生,有一個英國人的名字是不得不提的,約翰·洛奇·貝爾德,這位電視機之父曾經為了得到清晰的圖像,加大電流電壓到2000伏,自己卻不小心碰到了連接線,差點觸電身亡。 當然,貝爾德的努力在最終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1925年,貝爾德在英國展示了一種非常實用的電視裝置。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貝爾德展示的機械設備十分簡陋。這臺電視機基本上是用廢料制成的。 光學器材是一些自行車燈的透鏡。框架是用搪瓷盆作成的,而電線則是臨時拼湊的亂糟糟的蜘蛛網般的東西。最大的奇跡是這些質量很差的材料,一經他的安排,就能產生圖像,而這也成了現代電視機的雛形。 1939年:第一臺黑白電視機 在貝爾德發明了可以映射圖像的電視裝置之后,這項技術很快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1939年美國也誕生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4月30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紐約市弗拉辛廣場發表紐約世博會開幕式演講。他的聽眾包括現場數萬名來賓和紐約市區內其他一小部分人。后者數量不足200,他們以一種現代人極為熟悉的方式傾聽總統的聲音——看電視直播。 電子電視 1897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布勞恩發明了一種帶熒光屏的陰極射線管。當電子束撞擊時,熒光屏上會發出亮光。當時布勞恩的助手曾提出用這種管子做電視的接收管,固執的布勞恩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1906年德國制造的第一臺電子電視圖像接受機。 1906年,布勞恩的兩位執著的助手真的用這種陰極射線管制造了一臺畫面接收機,進行圖像重現。不過,他們的這種裝置重現的是靜止畫面,應該算是傳真系統而不是電視系統。1907年,俄國著名的發明家羅辛也曾嘗試把布勞恩管應用在電視中。他提出一種用尼普可夫圓盤進行遠距離掃描,用陰極射線管進行接收的遠距離電視系統。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英國電氣工程師坎貝爾·溫斯頓,在1911年就任倫敦學會主席的就職演說中,曾提出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設想,他提出了一種現在所謂的攝像管的改進裝置。他甚至在一次的講演中幾乎完美無缺地描述了今天的電視技術。可是在當時,由于缺乏放大器,以及存在其它一些技術限制,這個完美的設想沒有實現。 二戰結束后,英法蘇德等國電視事業逐步恢復。 最初,人們對這種既費力花錢,又難以普及的媒介并不看好。上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BBC將廣播視為“德高望重、負責可靠的父親”,而電視則是“令人討厭的敗家子”。 然而,電視事業還是迅速發展起來。戰后,美國的三大廣播公司立即在電視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1948至1952年間,全美共有108座電視臺正式播出電視節目,到1960年時,全美已經有88%的家庭都擁有了電視機。 電視的迅速普及改變著社會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譬如,以往美國人喜歡走出家門參加各種活動,而如今則經常待在家中,廝守著電視機。那時,一般美國家庭一天要看四五個小時的電視。 2000年:健康電視概念 1990年代后期,國內電視機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當時一些國內廠商往往更多地將產品的性價比作為宣傳的重點,以促銷降價來吸引用戶,但創維公司卻于2000年在國內首家推出健康1250電視,這款電視克服了模擬電視場閃、線閃、線粗的缺點,并兼容HD。